汉匈之间一场没打起来的战役,却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2000年

发布:2020-05-25 10:51 · 历史不清不楚

汉武帝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模式的开拓者,汉武帝的「武功」固然罕有其匹,但他发动的战争将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耗空,形成了巨大的财政亏空,百姓怨声载道、流离失所。

为此,西汉建立起一套复杂的国家财政体系,这套体系影响了中国封建政权两千年。而这一切的开端,源于汉匈战争早期一场普通战役。

汉匈之间一场没打起来的战役,却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2000年

▲汉武帝

公元前133年,在马邑(今山西朔州)几乎发生了一场战役。战役双方分别是汉军和匈奴单于。与后来两者连绵不绝的战争相比,马邑之战平淡得不堪一提,双方甚至没有交手。

但马邑之战却成了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,它彻底破坏了汉匈之间的信任,双方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,战争又打破了汉初文景之治近乎完美的健康财政,迫使汉武帝不得不对采取垄断经济某些方面的干预政策,这套体系又为未来两千年大一统国家治理提供了一贯的思路。

马邑之战:空耗物资,无功而返

我们来了解下这场神秘的战争。

西汉早期,刘邦为了稳控政权,发动了与匈奴的战争,结果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。自此之后,汉朝统治者对匈奴都保持谨慎和平的姿态,利用和亲手段来安抚匈奴,避免再次陷入战争。

汉匈之间一场没打起来的战役,却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2000年

▲刘邦

到了汉武帝时期,朝中重臣对和亲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。经历了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,汉代经济实力显著增强。

公元前134年,匈奴单于再次要求和亲,汉武帝认为这是一次良机,于是召集群臣商讨政策。战和双方有两个典型代表,主和方是御史大夫韩安国,主战方是大行令王恢。

王恢的籍贯是燕地,与匈奴接壤,他本人也担任过边吏,参与过对南方蛮越的军事行动,是一个坚定的主战者。他认为匈奴单于喜新厌旧,和亲后往往背信弃义,不断在周边制造争端,所以不如拒绝和亲,用武力将其彻底降服。

御史大夫韩安国认为,匈奴军队勇猛,如果打仗,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,并且匈奴的土地贫瘠荒芜,即便打胜了,也没有多大好处,不如继续采取和亲政策予以维持。双方话语分量同等重要,这一次主和方占据了上风,汉武帝许诺与匈奴和亲,汉匈和平局面又维持了一年。

第二年,一个生活在马邑的富豪聂壹求见大行令王恢,他认为,现在刚刚和亲,匈奴对汉朝的警惕性低,此时恰是攻击匈奴的最佳时机。

王恢把聂壹的意见向汉武帝禀报,于是宫廷里又展开了一次大讨论。汉武帝定了基调,他说朝廷不仅与匈奴和亲,还赠送他们大量的礼物,但是匈奴态度傲慢,屡造事端,有人建议用武力攻打,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。

主要的争论仍然在御史大夫韩安国和大行令王恢之间进行,双方唇枪舌战,各陈观点,据理力争三个回合不相上下,直到王恢第四次发言后,皇帝才拍板决定使用武力。

汉匈之间一场没打起来的战役,却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2000年

▲汉骑兵

聂壹回去后,偷偷逃到匈奴单于处,获取其信任后,向单于建议:他有把握砍下马邑令守的人头,将匈奴放入城中,夺取城池。

单于轻信了聂壹的话。聂壹将一名死囚的人头砍下挂在城外,匈奴的使者误以为这就是马邑令守的人头,单于亲自率领十万骑兵前往马邑进军。与此同时,汉朝派遣了三十万汉军,埋伏于马邑周边。

如果行动能够顺利进行,预计可以全歼匈奴单于的十万人马,由此对其造成致命打击。可是,军事行动并没有按照汉军期望的进行。

(3)
写评论
相关阅读
作品评论

暂无评论

友情链接:
联系我们
  • 意见邮箱:yuanyeer@hotmail.com

Copyright(C)2017-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