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清亡了20多年,这个洋人还在英国升起清朝龙旗

发布:2020-05-25 10:51 · 历史不清不楚

这几天,很多人在重温一部30年前的老电影《末代皇帝》。这部片的导演、意大利国宝级电影人贝纳尔多・贝托鲁奇刚刚离开这个世界。

当这部电影1988年横扫奥斯卡九个奖项时,女主角陈冲惊喜地说:“没想到奥斯卡最佳电影会提名一部中国电影。”男主角尊龙却说:“《末代皇帝》可以说是一部全世界的影片。”

当初,剧组获准进入故宫拍摄,得到中方全力协作,还是第一部进宫拍摄的外国电影。

拍摄期间,适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。由于片方拥有优先权,让女王都无法参观紫禁城。这么大牌的剧组,女王估计也头一次见。

贝托鲁奇对这段宝贵的经历刻骨铭心,曾担任《末代皇帝》副导演的宁瀛,在今年夏天与他在意大利相见时,还听他说:“突然好想再回中国看看。”

循着时光轨迹,回到八十年前,远在英国的“帝师”庄士敦临终前,心中想的,或许也是这样一句话。

这个苏格兰老夫子,晚年仍精心保存着溥仪赏赐给他的朝服、顶戴。当他在满天繁星下仰望苍穹,总会想起在紫禁城的每个黄昏,想起他的学生,那个一生被时代潮流裹挟的末代皇帝。

他们的故事,始于1919年的那个春天……

大清亡了20多年,这个洋人还在英国升起清朝龙旗

▲庄士敦。

1

那一年,满清遗老李经迈正在为溥仪寻找一位英文老师。

李经迈是李鸿章之子,由于其父的关系,与英国联系极为密切,英语也讲得很溜。清廷每次跟英国借款,都是由李经迈前去磋商,据说他从借外债所得的回扣多达百万两。

辛亥革命时,李经迈首先想起的就是英国老铁。他逃到威海卫避难,投靠时任威海卫行政长官的庄士敦

在为溥仪寻找英文老师时,李经迈又想起这个朋友。

1898年,24岁的庄士敦来到中国,起初在威海卫租借地当秘书。

这一来,就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。

来到仰慕已久的神州大地,庄士敦兴致盎然,很快成为资深驴友,学中国话,研究中国文化,走遍大中华,几年内游遍名山宝刹。

后来他跟另一位“帝师”陈宝琛成为同事,就是靠着爬山这一共同爱好结为好友,两人最爱去的是北京西山。

庄士敦还在徐世昌的帮助下直接在西山买了一幢别墅。陈宝琛给他写诗祝贺:“梦回疑雨复疑风,身在飞流乱石中。此景故山吾最习,天涯老顾与君同。涧谷能为盛夏寒,未霜林叶已微丹。潺潺洗出中秋月,拥褐深宵数起看。”

他虔信佛教,不满基督教在华传教,曾匿名写信,谴责基督教会在中国的过激行为,甚至还说“西方传教士不应到中国去,人家中国有自己的宗教”。他又以《论语》中“士志于道”一句,给自己取名“志道”。

(11)
写评论
相关阅读
作品评论

暂无评论

友情链接:
联系我们
  • 意见邮箱:yuanyeer@hotmail.com

Copyright(C)2017-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